【版權聲明】:我們尊重原創,也注重分享。有部分内容來自互聯網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僅供學習參考之用,禁止用于商業用途,本平台對轉載、分享的内容、陳述、觀點判斷保持中立,不對所包含内容的準确性、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,僅供讀者參考,如無意中侵犯了哪個媒體、公司 、企業或個人等的知(zhī)識産權,請聯系删除。謝謝!
|
喀什地區去(qù)年生活污水再生利用率達56%近年來,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加快推進生活污水再生水利用,通過改造提升城市污水處理能力,創新水資源利用模式,大力推進綠色低碳、可持續發展,實現(xiàn)了生态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赢提升。 走進喀什市中水再利用生态造林基地,楊樹(shù)、沙棗、紅柳等各類苗木長勢喜人,野鴨子、漁鷗、鸬鹚等鳥類或在水中遊弋,或在淺水、灘地與岸邊栖息覓食。而在2018年以前,這裏還是(shì)寸草不生的鹽堿地。 “這裏土地鹽堿性高,要在這片戈壁灘上種樹(shù)綠化,難度非常大。”喀什市自然資源局黨組成員(yuán)、副局長王妍說,我們從中水利用中找到了破解土地鹽堿化荒漠化難題的辦法。 通過生态造林和濕地建設,曾經荒涼的戈壁荒灘呈現(xiàn)出生态多樣化發展,目前已形成1萬餘畝的中水濕地,成爲喀什市最大的野生鳥類栖息地,吸引了30多種成千上萬隻鳥類來此栖息,形成了優美的濕地景觀,确保中水不流入克孜河,不污染水源。 “利用中水開展生态建設,能有效防止水源污染,改良土壤鹽堿化危害,防止土壤沙漠化和水土流失,涵養水源。”王妍說,同時,大面積的濕地還能有效調節喀什市及周邊縣市的溫度和濕度,爲群衆創造美好的生态環境。 喀什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黨總支書(shū)記、董事長塗長斌介紹,目前,喀什市有兩座生活污水處理廠,每天能生産再生水15萬立方米,從2023年起,綠化全部使用再生水進行澆灌,覆蓋率在95%以上。 如今,良好的生态環境已成爲中水生态造林基地的一張亮麗名片,既充分利用了污水,又(yòu)有效地改善了喀什市生态環境,達到了雙赢。 據悉,截至目前,喀什地區共建成投運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14座,處理能力達到40.1萬立方米/日,建成中水庫(中水池)12座,中水庫庫容量達到2226萬立方米,2022年生活污水再生利用率達56%左右。(中國環境 中國污水處理工程網) |